第(1/3)页
无法进口粮食,全靠本地种植养活全部人口,以当今的科技水平,又无法用机械工具生产农业,全靠人力,又吃不饱,还要干最累的活,冬天无法下地干活,村长还会安排人出去捡粪,就是为了来年庄稼能长得更好。
这也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,谁先看到了粪,地上画个圆圈,就知道此粪有主了,你背筐满了都不怕,回去放下,回来继续捡丢不了。
没人会抢,当然与其说此时的人淳朴,还有一个原因,这帮捡粪的,都是在上班合法摸鱼,一天下来你只要捡到了粪就行,多少其实无所谓,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多了又不会多给你工分,是不是这个理?
而且真发生争执跟其他村因为一坨屎打起来了,也不值得。
所以纵然大家十分努力想办法增产了,可要说能吃饱,那就太天真了,不过是几分饱而已。
这要是把粮食捐出去了,名声是有了,任务也完成了,可来年大队上没有了粮食,怎么给大伙交代?
全体等着上级来救,这要等到什么时候?这可不是脑袋一热,就答应了,回去怎么办?怎么跟村民解释?
有人觉悟高,就必然有人觉悟低,在我饿死还是你饿死这个选项上,大部分人会选择自私。
所以各村的村支书心知肚明,虽说是捐款,但真正能不能筹集到粮食,还是一个未知数。
所以大伙都愁眉苦脸,太少显得没觉悟,那人家秦书记打哈哈,太多来年饥荒了咋整?秦书记也没办法拯救所有人啊。
而且眼前这关都过不去,来年更别说了,那可是一整年。
苏宇也低头沉思,他不想当出头鸟,会被集火的,毕竟其他公社的人,和他也没什么太大关系,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认识,即便认识了也帮不了他什么。
关键是他有心无力,就他私藏的那点粮食,给自己公社的人发一下还行,勉强能救济几个人,但给全县发?那就是杯水车薪了,十万人口,虽说是小县城,但也不是他个人能供养得起的。
“咳咳……我知道各位都很为难,有人出人,有力出力吧,有多少算多少,也算尽尽心意吧。”
得嘞,既然秦书记都如此说了,他们还能说啥?到时候一个村捐一斤粮食,不过分吧?
当然,话是如此说,但事不能真这么干,但就像秦书记说的那样,有多少,算多少。
第(1/3)页